近日,星巴克咖啡中国首家“非遗文化体验店”正式开业,引起关注。星巴克方面表示,搭建起非遗文化与现代都市间的沟通桥梁,是建立这家门店的初衷。
据介绍,首家非遗体验店,其形式是星巴克店与蜡染艺术体验馆的结合。据了解,星巴克将持续为顾客带来非遗主题的艺术展览,在这里可看到乡村妈妈制作蜡染的全过程;门店还将定期组织非遗文化体验沙龙活动,邀请非遗手艺人、艺术家到门店进行交流和分享,为都市年轻顾客提供更多体验机会。
体验经济、第三空间,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星巴克咖啡经营的创新也是恰如其分,但笔者更愿意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星巴克的经营创新。当人们疑惑于如何将京剧与华尔兹舞步匹配、困惑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时,星巴克咖啡推出中国首家“非遗文化体验店”,用自己的实际商业经营案例来回答了这一疑问,即文化固然有差异,但更在于兼容与融合。
发现社会需求、提供有价值的供给,可为商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商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满足人们文化习惯需求的表现形式。如欧美习惯喝咖啡,而中、印、日等更习惯于饮茶。文化习惯不同,商业的服务供给就会有所差异。星巴克刚开始进入印度,也同样存在文化方面的不适应。此前星巴克也曾开到了北京故宫,被美国媒体评价为全球化极端案例,后来开在故宫的星巴克咖啡店也因争议而关闭。文化差异固然存在,或许永远也不可能消失,但并不一定就是对立。星巴克咖啡中国首家“非遗文化体验店”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
一家来自美国的品牌咖啡馆推出中国“非遗文化体验店”,或许让人觉得意外,但当你走进去消费,却又不会有违和感。商业的逻辑,永远都要尊重市场的需求。“搭建起非遗文化与现代都市间的沟通桥梁”,这的确是当下社会需要的,也是市场需求的。推广蜡染非遗艺术,带动乡村妈妈致富,这也是用商业的逻辑解决社会问题之道。
星巴克这一全新门店类型,灵感源于星巴克“乡村妈妈加速计划”,即由星巴克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携手推出的公益项目,致力于赋能传承非遗技艺的乡村女性、帮助她们自力更生、过上美好生活。“非遗文化体验店”的开设,可以说是星巴克对“乡村妈妈加速计划”这一公益项目的进一步延展。
“我们希望利用自身品牌规模,为更多非遗传承人和‘乡村妈妈’们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也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以温和的创新与融合来化解文化差异对经营的影响,可谓星巴克的经营之道。
从商业上来讲,星巴克咖啡中国首家“非遗文化体验店”的推出,也是星巴克深耕中国市场的表现。这给跨国公司当地化或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启示:切实助力于解决当地市场需求、以经营创新提供有价值的供给与服务、以温和创新融合文化差异等。
星巴克咖啡文化融合之道,值得商业经营者借鉴。深究其根源,还在于其尊重、包容、人性化的公司文化:走进星巴克的人都是顾客,即便他没有消费;没有服务员,只有咖啡师;公司员工互称“伙伴”等。谈到可持续发展,人性化的商业生态文化或将更为持久,也更能长久利于社会。
注重中西文化融合,也是星巴克人性化的公司文化的外在显现。当然企业需要扩张与发展,但如果任由资本驱动赚快钱,经营陷入困境也是必然。近日的一些大牌茶饮关闭多家门店的消息也在情理之中。可见资本的驱动并不长久,企业长久发展还需要注入文化的灵魂。
其实,星巴克咖啡注重文化融合之道,早有为之。如此前星巴克进驻永兴坊-中国首个“非遗文化”主题特色街区、陕西非遗文化大秀场、中国式市井生活体验坊,星巴克入驻常州历史最悠久的古巷青果巷等。
星巴克将自己视为一家“不同寻常”的公司,也正以自己的经营创新来践行这一理念。如其门店设计与当地城市文化紧密结合,以此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当下随着年轻人对本土文化审美的认同,“国潮”渐成消费风口,星巴克也积极投身其中。
据了解,未来星巴克还将在更多城市开设“非遗文化体验店”。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当很多人还停留在犹疑与困惑中,星巴克咖啡文化融合之道呈现出了新的气象。(何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