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肖雅文)记者从河南省民政厅获悉,省民政厅日前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民政事业发展主要目标、重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指出,到2025年,全面建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民政事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民政服务。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具体包括到2025年,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为75%,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率达到100%等共计13个指标。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规划》提出,落实新建小区100%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要求,开展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清查,确保各地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加强老旧小区养老设施配建,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置换和租赁等方式配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到2022年,基本实现每个街道有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嵌入式养老床位不少于50张,每个社区有1处养老服务场所。
同时,实施农村养老补短板工程。实施县级兜底养老设施建设工程,到2022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到2025年,医养结合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实施乡镇特困供养机构转型工程,推动改造提升达标,有条件的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到2025年底,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的覆盖率达到60%。实施农村互助养老设施提升工程,依托村级幸福院等机构,整合资源开展多样化、有针对性的互助养老服务。
夯实社会兜底保障
保持农村社会救助政策持续稳定。《规划》指出,调整优化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单人户”政策,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投入,分区域、分步骤将城乡低保标准比例缩小到1.3∶1左右,推进城乡社会救助服务均等化。
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统筹衔接、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发挥急难救助作用,做好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下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工作。
社会事务管理规范化精准化
在创新提升婚姻管理服务水平方面,《规划》明确,扎实开展结婚登记“跨省通办”全国试点工作,2025年前实现婚姻登记所有业务“跨省通办”;2022年底前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登记纸质档案电子化工作。
如何加强残疾人福利保障?《规划》提出,研究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推进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至低保边缘家庭和其他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至三、四级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扎实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
《规划》明确,统筹推进区划地名管理。通过撤县设区或市辖区结构规模调整等方式,解决“一市一区”、“市县同城”、发展空间不足、市辖区规模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县域人口规模,根据发展形势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稳妥增设中小城市,不断完善现代化城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