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受疫情反复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进程受到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银保监会官网于7月15日发布信息显示,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将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不仅让银行获得“喘息”机会,也让不少助贷机构长舒一口气。
防范贷款管理“空心化”
为进一步规范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通知》针对银行在业务开展中风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从履行贷款管理主体责任、强化信息数据管理、完善贷款资金管理、规范合作业务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明确了银行贷款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
具体来看,《通知》提到,银行应当提高互联网贷款风险管控能力,独立有效开展身份验证、授信审批和合同签订,严格履行贷款调查、风险评估、授信管理、贷款资金监测等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金融管理部门对征信、支付和反洗钱等方面的要求,防范贷款管理“空心化”。在加强贷款资金管理方面,《通知》提到,贷款资金发放、本息回收代扣、止付等关键环节由银行自主决策,指令由银行发起。采用自主支付的,资金应直接发放至借款人银行账户;采用受托支付的,银行应当履行受托支付责任,将贷款资金最终支付给符合借款人合同约定用途的交易对象。
此外,《通知》还提到,银行应当自主完整保留贷款资金发放、本息回收等账户流水信息,主动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贷款用途进行监测,确保贷款资金安全,防范合作机构截留、汇集、挪用。
机构获“喘息”
7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就通知要求向多家银行、助贷机构采访,要说影响最大的,当属“整改延期”这一决定。
为审慎推进整改,避免因业务停办产生收缩效应,《通知》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将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这意味着,银行以及作为合作机构的助贷公司,也迎来喘息的时间。
“这一整改期限的延长,其实给了更多机构时间和机会去整改,对整个行业都是利好。”一助贷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他看来,此次通知内容主要压力在银行侧,包括贷款审批、发放、资金监测等,从整改上来看,在技术上没有难度,但比较难的是,风控这块银行需要做到完全自主风控。
这一业务整改项,主要来源于2020年7月实施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当时《办法》从风险体系等方面对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提出要求,尤其是着重对合作机构细化管理,也因此被业内解读为监管对“助贷”模式的初步认可。
不过由于“助贷”机构良莠不齐,在合作模式不统一的情况下,产品合规问题和风险时有发生。因此,《办法》也提出一系列规范要求,并设置了两年过渡期。
整体来看,此次发布的《通知》,对比此前《办法》来看,进一步细化了助贷业务部分要求,但总体监管原则上未做出变化。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延长过渡期的原因和银行对此前规定的改造消化相关,从实际情况来看需要更长的期限,而且最新的《通知》又对银行自主风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有必要进行延长。另外也将促进助贷业务更加合规化。
此次《通知》延长“过渡期”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同样认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相关机构整改的难点之一是难以与存量业务进行“脱钩”。考虑到目前信贷市场有效需求整体疲软,商业银行自身也存在放贷压力,给予适当的宽限时间可以减少市场冲击,缓释机构压力。
数据、风控等仍存整改压力
互联网贷款业务规范后,银行和助贷机构各方的权责界限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在规范合作业务管理方面,《通知》也进一步要求,银行应当规范与第三方机构互联网贷款合作业务,对共同出资、信息科技合作等业务分类别签订合作协议并明确各方权责,不得在贷款出资协议中掺杂混合其他服务约定。
当前,银行对于与助贷机构的合作态度已经趋于“冷静”。此前有多家银行业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对于助贷机构的资质、业务流程等工作内容均有明确规范。
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对于选取助贷机构,我行已制定了专项管理办法,对于助贷机构的资质、业务流程等工作内容均有明确规范”。一位城商行互联网金融部门负责人同样透露,“对于助贷机构,我行在头部机构外增加了一些腰部机构,暂无持续扩大的计划,对于风险防控,均对接我行大数据风控系统”。
在王蓬博看来,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进入冷静期是大势所趋,一方面,银行为了达到监管要求,需要将相关业务进行收缩,另一方面,为了满足《通知》所提到的核心风控要求,银行也不得再将核心风控业务进行外包,若完全依靠外部机构进行风控流程操作、人员审核,银行将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更多受制于渠道,也会导致金融风险持续累积。
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行业人士处及多次实测了解到,当前线上助贷业务模式大致为:消费者有贷款需求后,直接注册互联网平台账号,向平台提出个人申请;然后再进行资料上传、身份认证;经平台审核贷款需求后,再共享给银行、消金公司、信托机构等资金方;最终由贷款机构通过平台放款。整个过程中,消费者几乎不会与实际贷款方有所对接。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信息披露不充分、数据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就在近期,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有部分公司在助贷业务上,出现宣传贷款机构与实际贷款机构不一,且信息授权协议出现一揽子授权的情况,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另外在贷款审批发放方面,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指出,商业银行仍存在履行贷款主体责任不到位,授信审批、贷款发放、资金监测等核心风控环节过度依赖合作机构等问题,与监管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不利于业务持续发展。
“消费信贷以中短期为主,一年左右的过渡期可以较好地实现‘新老划断’,引导机构加速合规转型。但从以往实践看,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真正实现自主独立风控仍有难度,因为合作过程中场景、流量、客户均需要助贷机构导入,银行侧需要建立研发、运营团队来搭建全流程风控审批系统、制度,同时其对线上客户、域外客户缺乏风险把控,在系统、人员、运营能力各方面都需要长期积累。” 在谈及整改压力上,金天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道。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同样称,商业银行与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贷款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从早些年的粗放合作,到2020年开始的互联网贷款新规后的冷静合作,不少银行通过探索、磨合、风险评估以及制度建设,已经逐步建立了自身的互联网贷款合作模式。对银行来说,互联网贷款已不是新鲜事物,对其监管原则、业务方式以及风险控制等已经有所了解。但近两年疫情反复等背景之下,互联网贷款业务也受到冲击,信贷风险抬头,同时数据“断直连”等新政策落地也还在磨合中,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的难度也在增加。(记者 宋亦桐 刘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