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洗牌进程持续加速 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变动潮仍在继续

来源:北京商报时间:2022-08-18 10:43:01

激烈竞争之下,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变动潮仍在继续。8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仅在2022年8月,已有5家消费金融公司高管职位发生变动,涉及到6位管理人员调整,其中包括总裁、副总裁、总经理、董事等多个岗位。

高管变动之外,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表现、股东变更等也是近期热议的话题。在分析人士看来,高管变动除了引入“活水”外,核心岗位的变动对公司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磨合期。预计后续随着行业洗牌进程持续加速,消费金融公司董监高变动仍将频繁出现。

8月5家消金机构高管调整

晋商消费金融出现了年内第四次的高管变更。8月16日,根据银保监会山西监管局发布的信息,晋商消费金融关于赵曙光拟任公司副总裁任职资格审核的请示获得核准同意。银保监会山西监管局要求,赵曙光自任职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

赵曙光也是晋商消费金融的一员“老将”。早在2016年12月,银保监会山西监管局(前身为“山西银监局)核准赵曙光担任晋商消费金融首席财务官。彼时,晋商消费金融成立尚不足一年。

在赵曙光的任职资格获批前,2022年年内晋商消费金融已经进行了3轮高管调整工作。晋商消费金融新任总裁惠康、副总裁赵崇平分别于4月7日、7月19日获批,公司新任董事、董事长上官玉将于5月5日获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上官玉将也是晋商消费金融成立以来第四任法定代表人。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一职也在8月进行了第四轮更换。就在赵曙光获批升任副总裁的前一日,北银消费金融总经理聂广鑫任职资格获得北京银保监局同意批复。自2010年成立以来,北银消费金融已经4次更换总经理,聂广鑫也是该公司近四年来的第三位总经理。

除了四年三换总经理引发热议外,北银消费金融还在7月因1张罚单受到关注。7月21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因互联网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有效性不足、对合作机构管理不到位,北银消费金融被监管责令改正并处罚款80万元。

除了上述两家机构外,更早时,还有3家消费金融在月内对高管进行了调整。其中,8月9日,小米消费金融总裁季春江任职资格获批;8月5日,杨庆友、姜爱华获批任职招联消费金融董事;8月2日,哈银消费金融黄辉总裁助理任职资格获银保监会核准同意。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相较于其他传统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变动相对更为频繁,主要是因为此类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高级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因此此类变动属于正常现象。

“对于消费金融机构来说,不定期更换高管可以起到优胜劣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保持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业绩快速发展。”王诗强补充道。

另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高管变动除了引入“活水”外,也存在一定弊端。董事长和总经理等核心岗位的变动对公司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磨合期。而频繁的变动往往表明公司的战略和管理不稳,也容易降低市场对公司运作的信心。

人员调整受多方因素影响

消费金融行业的高管变动,不仅仅集中在8月。北京商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信息进一步统计发现,2022年以来,至少已有20家消费金融进行了高管变更,至少10家机构出现了2次以上的人事变动。

对于公司高管变动的原因以及后续业务规划,8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也向晋商消费金融等多家消金公司进行了采访。晋商消费金融方面回应称,高管调整主要是为了充实经营层管理,以便公司业务更好地发展。

此外,还有消费金融公司方面指出,公司高管调整是正常的人事变动,是股东方的部署与安排,不影响公司业务正常开展。

“高管变动的背后,实际上是公司结构的变化和行业竞争。”于百程分析表示,股东变更、股东人事变动和新业务布局,均有可能带来消金公司管理层的调整。同时,当前消金行业整体转向精细化发展阶段,公司业务调整步伐加快,管理人才在各类机构间的流动频率增加。

一位消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也向北京商报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该从业人员指出,消费金融公司股东架构往往较为复杂,不同公司在高管具体职务设置、是否直接参与公司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另外当母公司管理层发生变化时,消金公司也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母公司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话语权、消金公司展业的独立性,都将影响到公司高管任职。”前述从业人员表示。

产业系、银行系、互联网系……消费金融行业玩家众多,不同细分赛道的公司之间泾渭分明,但依托母公司却是共同的规律之一。例如,聂广鑫来自北银消费金融大股东北京银行,曾担任该行业务总监兼投资银行事业部总经理。

而在4月底走马上任的苏宁消费金融董事长张伟年、总经理白斌,双双来自于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苏宁消费金融这一变动也主要来自于公司股东变更,2022年3月,南京银行取得苏宁消费金融控股权,持股比例为41%股权,并在8月16日进一步宣布持股比例增至56%。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目前看,消费金融行业仍旧处于转型变革的进程之中,消费金融公司股权出现大规模变更甚至直接“易主”的频率增加。一方面是母公司业务板块调整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消费金融公司本身运营中存在的不足。预计后续随着行业洗牌进程持续加速,消费金融公司董监高变动仍将频繁出现。

如何突围

2022年进入后半程,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在持续进行中。随着近期各银行、上市公司等披露财报,部分消费金融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将陆续出炉。

8月8日,中国联通发布2022年半年报,招联消费金融上半年营收情况引发热议。数据显示,招联消费金融上半年营业收入84.16亿元,同比提升13.9%;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提升25.55%。

招联消费金融方面也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提升运营效率,提高客户体验与服务水平,借力科技手段发力普惠金融,以实现营收与利润的稳健增长。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与股东双方开展业务协同,持续发力金融科技。

另一业内人士也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招联消费金融业绩与股东方中国联通、招商银行的优势资源密切相关。此外,这一业绩下,也让市场更为期待其他消费金融的成绩。业务转向、高管调整、股东变更所取得的实质性效果,最终还需要业绩来进行最直观的展示。

王诗强直言,在利率下行、长尾客户共债现象越来越多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想要控制逾期率、保持收入和净利润高速增长相对较为困难。同时,叠加监管要求金融机构下调贷款利率、外部获客成本不断增加等因素,行业竞争更为激烈。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反复,国内消费市场预冷,给消费金融业务也带来压力。目前看,消费金融行业依然处于不断规范、利率下降、持续数字化以及竞争者增多的格局中。”于百程指出。

于百程认为,接下来,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除了技术层面之外,包括资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资产端的客群质量和收益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合规经营能力等,都是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持续加强的。

苏筱芮则指出,消金行业马太效应不断加剧,公司高管规划压力将表现在如何根据消金发展形势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与业务路线、如何实施差异化路线进行展业等方面。

“风控水平高低将成为消费金融公司能否赢得客户、保持市场份额的关键。建议消费金融机构积极与头部智能风控平台合作,快速提升风控水平,智能营销获客能力,对新老客户进行差异化定价,留住客户,扩大市场份额。”王诗强如是说道。(记者廖蒙)

关键词: 消费金融公司 高管变动潮 行业洗牌 消费金融行业 收益水平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