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信托行业进入转型“深水区”,高管密集变更、增资成为常态。10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开年至今,已有包括中信信托、安信信托、华宝信托、华宸信托、山东信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英大信托在内的多家信托公司高管团队出现变动,在寄希望通过人才引进来推动实现业务转型的同时,不少信托公司也纷纷开启增资计划进一步夯实资本“硬实力”。
高管团队迎密集变更
近年来,信托行业转型压力加大,高管的密集变更亦是顺应竞争压力的表现。10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开年至今,已有包括中信信托、安信信托、华宝信托、华宸信托、山东信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英大信托、新时代信托在内的18家信托公司高管团队出现变动。
最新一起变动来自中信信托,近日,中信信托召开干部会议,中信集团有关负责人宣布人事任免决定,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芦苇任中信信托党委书记,免去李子民相关职务,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芦苇是一位金融行业“老人”,拥有二十余年中国银行业从业经验,根据中信银行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除担任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一职外,芦苇还同时担任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及阿尔金银行董事。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开年至今信托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总裁核心高管职位变动共有3次,例如,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总经理一职发生变动,英大信托迎来了新任董事长,新时代信托迎来了新任总裁。
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等职位变动也较为频繁,共有19次变动,其中,民生信托、中诚信托、中泰信托均更换了副总裁;中海信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华鑫信托3家信托公司财务总监迎来了变更;除此之外,独立董事、董事职位的“新老更替”也较为常见,开年至今共产生24次变动。
今年信托公司密集更换高管,延续了近年来信托行业发展转变的需要。用益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分析指出,今年以来履新的信托高层管理人员,或为内部提拔,或具有监管背景。公司内部优秀人员的提拔并委以重任,能更好整合公司资源,缩短磨合期,加速公司转型过渡;而增加风控、监管背景的高层人员,可以强化合规意识,有利于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和有序发展。经过近两年的人员剧烈调整,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等大的调整已经就位,信托公司高管变动的频率未来可能会有所下降。
“引进或者调配适应新时期公司的发展需求的人才,指引公司合规稳健地持续经营下去,是现阶段不少公司高管发生变动的底层原因。”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直言,信托行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原有的非标业务、基建业务面临结构性调整。随着信托业务重新分类,信托公司发展方向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经营思路也有较大调整,对应的这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和管理人才来开拓和指引业务发展。
加码增资夯实资本“硬实力”
在监管政策收紧及行业风险不确定的形势下,夯实资本实力是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石,在寄希望通过人才引进推动实现业务转型的同时,不少信托公司也开启了增资之路,为平稳转型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从陆家嘴信托处获悉,该公司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金14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金由90亿元增加至104亿元,且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在陆家嘴信托之前,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先后完成增资,1月8日,浙金信托控股股东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表示,已以自有资金16.992亿元完成对浙金信托的增资,增资后浙金信托注册资本由17亿元变更为28.8亿元;3月初,中诚信托注册资本由24.57亿元增加至48.5亿元;3月中旬,国通信托宣布注册资本增至41.58亿元,工商变更等全部工作均已完成;6月24日,厦门信托表示,注册资本由37.5亿元增至41.6亿元,并就增资事宜完成工商登记变更。
另有多家信托公司增资计划在路上。7月4日,黑龙江银保监局批准中融信托各股东以未分配利润按照原持股比例增资26.68亿元,本次增资后,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46.68亿元。9月1日,内蒙古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华宸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股权及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内蒙古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向该公司增资,增资后华宸信托注册资本将由8亿元变更为约9.26亿元。
“增资对信托公司来说是利好,既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又可以提升监管评级和支撑新业务的拓展。”在喻智看来,目前信托业务新分类之下,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是发展的重心,标品业务、家族信托和服务信托业务都是未来信托公司的重要转型方向。
今年4月初,监管发布《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信托业务划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正式版的《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已陆续下发至各家信托公司,这也标志着信托业务分类改革拉开了帷幕。
在廖鹤凯看来,在分类改革通知试行的当下,增资后的信托公司需要充分利用好资本“补血”稳妥解决现有业务问题,推进业务回归本源;结合展业范围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加宽业务护城河;增强服务属性的业务拓展,提升专业团队建设以提升主动管理业务水平;组建新的专业业务团队以适应新分类下新业务的展业工作。(记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