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二村资料图
(资料图片)
【理】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事】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凌凌) 4月27日,站在芦淞区宇航微公园海绵化改造项目工地,董家塅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纬感慨不已。他的思绪回到20天前——那天,南华二村建国路沿线违建的66户车库、杂物间全部被顺利拆除。
南华二村居住着许多南方公司退休老职工,是一个房屋陈旧、设施老化的老居民区,已列入市政府城市更新的重点地域。小区里违建的车库、杂物间等数量不少,一直难以拆除。因为背后涉及到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政策问题。
今年3月,按照市、区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董家塅街道成立拆违还绿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挂帅,下设四个工作组,聚集精兵强将,全面铺开前期工作。拆违工作从何着手?群众利益如何保障?在一次次上门排查、一户户民意收集中,董家塅街道得出了答案——问计于民,听取群众真实意愿。
最初每次上门约谈,经常被违建户“拒之门外”,还有居民甚至不回家、不接电话,到了夜晚才“露头”。基层干部只得“蹲点驻守”,很多次,约谈完已是深夜。
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心声、叹息声”之后,基层干部们对居民们的困难有了切身体会。项目现场就是“会场”,街道党工委多次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大家意见,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采取的一些最大限度地保障居民利益的举动,赢得了居民们的理解与信任。
街道采取一系列“强力”措施和“暖心”做法,让这场拆违“攻坚战”有力度,也有温度。居民们从最初抵触到积极配合,从观望者变成了参与者,一个个违建当事人的“心墙”被“拆除”,私搭乱建的“老大难”问题最终被攻克。
4月7日上午,随着挖机把一扇扇墙体推倒,南华二村建国路120户、2600平方米的拆违建绿工程开工。原址将投资195万元,启动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宇航微公园海绵化改造项目,铺装透水游路,增设园林景观设施等,给当地居民增添一处诗意栖居的公共休闲娱乐场所。
【释】
有道是“千难万难,拆迁拆违最难”。然而,董家塅街道南华二村这一次拆违,却是在居民主动配合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究其原因,在于政府职能部门在拆违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尊重民意、维护民利、温暖民心;坚持把拆违与改善民生、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是城市治理的主体,充分发挥群众在拆违治乱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主动向群众问需问计问策,寻求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做好拆违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心系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才能有效削减群众对拆违的抵触和阻碍,做到拆出“安全”,拆出“温度”,拆出“民心”。
编辑:子一
二审:戴萍、唐剑华
三审:叶新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