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花开
高考进入了最后冲刺
(资料图片)
十二载寒窗苦读
一路乘风破浪
即将走进考场
你一定整装待发
但考试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
小编送上应急加油包,为你高考护航
与你一起,打赢这一仗!
(老师家长请讲给高考生)
考前突发状况怎么处理?
考前失眠焦虑怎么办?
在考前,大家要养足精神,减少熬夜,规律作息,每天可以适当散步、运动,也可以听听音乐、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或者跟着一些APP做一些冥想练习。
考前突然生病怎么办?
建议大家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就诊时要和医生说明情况,开适合考生服用的药,避免在考试期间精神不足。另外要多饮水、多休息,6月天气逐渐转热,要注意防暑降温,但切忌贪凉。
另外,情绪紧张时,更容易引发肠胃不适、头疼牙疼等症状,家里可以备一些常用药物,防止考试当天突然不适。
女生考试遇生理期怎么办?
如果生理期没有严重痛经等症状,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吃药延迟的,放轻松、保持乐观心态就好。但如果生理期月经量过多、有严重痛经症状的,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饮食忌生冷、并注意保暖。
考前家里突发情况怎么办?
考前在紧张的情绪下,家里出现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加重我们的压力,这些负面情绪必须要及时疏解,可以和家人沟通、向老师寻求帮助,不要压抑自己,增加内耗。
考前这些准备需做好
考前这些要备好
证件类:
身份证、准考证(建议大家多打印几份,家长可以随身携带1-2份。)
文具类:
2B铅笔(2-3支)、黑色签字笔、橡皮、作图工具
其他:
舒适透气的日常衣服
皮筋、发夹(女生)
一副备用眼镜(近视的同学)
雨伞、遮阳帽、纸巾、清凉油
口罩
巧克力糖果(防止低血糖)、饮用水
保持精神专注
作息调整:
提前一周按照考试时间调整作息,保持做题时的投入状态。
情绪稳定:
排除外界干扰,适当放松,以平和坦然的心态,坚持到最后一刻。
信心充足:
要相信自己,排除心中的杂念。要无所畏惧,你的未来无限大!
饮食 不宜做太大的调整
首先,考前几天建议大家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不宜做太大的调整,特别是以前没吃过的食物、补品,考前几天尽量不要去尝试,容易造成肠胃压力,影响考试时的状态。饮食中保持一定量的肉类、蛋类、乳制品和豆制品,营养均衡即可。
其次,如果考前没食欲,可能是压力大、上火造成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可以喝一些酸梅汤、柠檬茶、凉茶等饮品,也可以吃一些甜品、水果,缓解消极紧张情绪,激发味蕾。
最后,大家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如果学习到深夜,肚子不饿的话是没必要加餐的哦,避免给肠胃造成负担。
考试当天突发情况如何处理?
去错考点、忘带或丢失准考证怎么办?
考试前两天,大家可以先去考点踩点,熟悉考点的周边环境,计算一下路上所用时间。考试当天,提前出门,如遇突发状况可出示证件向交警寻求帮助。
如果临考前不慎丢失身份证,应立即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办临时身份证,持临时身份证参加考试。
建议考生和家长关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提醒信息。如有的省份规定,如考生临时忘记携带身份证,须在考前向监考教师报告,经考点领导小组批准,可先参加考试,但在下场考试前要向监考教师交验身份证。
注意!各科目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场科目考试。
忘带(或损坏)文具或其他考试用品怎么办?
考试前一天,我们一定要再三检查好准考证、身份证件和文具、耳机等相关考试用品。如果在到达考点后发现忘带文具或文具有损坏,千万不要自己回家取,可在考场附近文具店购买,或者向其他考生借用,时间允许的话也可以让家人送来。
如果在考试过程中文具损坏或缺少文具,不能擅自离开座位,可向监考老师寻求帮助。
考试时紧张大脑空白怎么办?
出现暂时遗忘怎么办?
是我们面对考试太过于紧张造成的,这个时候要通过心理暗示和深呼吸来抑制紧张情绪。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复习得很好,一定会考出好成绩”、“我是最棒的”。
如果答题过程中出现暂时遗忘,可以先从简单基础的题目做起,进入答题状态后再做复杂题目。
下午考试犯困、身体突然不适怎么办?
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情绪紧绷反而会容易让我们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考试时犯困,可以按压天池穴、睛明穴,或者短暂望望窗外,也能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考场上,如果想上厕所或者身体出现不适,一定及时向监考老师举手汇报,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考试。
考后家长这样做
不要吝啬鼓励与拥抱
考生在考试结束后有些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有的考生可能会出现焦虑、自责等消极心理。家长要及时关注并进行疏导,可以真诚的交流或者一个拥抱来对孩子的努力进行肯定。
恰当谈论成绩与计划
家长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和孩子进行交流,不要指责抱怨,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高考成绩,积极总结考试经验并一起聊聊对未来的规划。
我们的脚步离高考越来越近了
每一个挑灯奋战的夜晚
写过的题
都将成为你们成功的见证
请大家轻装上阵,全力以赴!
待到凤凰花开季,愿你们满载而归!
本文来源|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插图设计|王荣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上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