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成为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卫星化学(002648.SZ),正逐“绿”而行。
3月22日,卫星化学发布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57亿元,同比增长165.09%;净利润60.07亿元,同比增长261.62%。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卫星化学5年间营业收入增长超4倍,净利润增长超18倍。
而且,2021年,卫星化学研发费用达10.91亿元,较2017年的3.03亿元,增长2.6倍。公司2021年年末拥有技术研发团队813人,同比增长164.82%。
卫星化学介绍,公司125万吨/年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每年可减少约11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套45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每年可减少约77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计达19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营收5年增长超4倍
卫星化学2011年12月上市,十年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丙烯酸酯高分子乳液创业,为解决原料供给保障制约,坚持向上游发展打造产业链一体化。
资料显示,卫星化学业务覆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基建工程、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家居、纺织、家庭护理等应用领域。
2017年,卫星化学制定了“双五计划”,明确公司坚持以轻质化原料为核心,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发展目标。
2021年,正值卫星化学首个“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据其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57亿元,同比增长165.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7亿元,同比增长26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52亿元,同比增长269.05%。
2016年,卫星化学实现营业收入53.55亿元,净利润3.12亿元。这意味着,公司5年间营业收入增长超4倍,净利润增长了超18倍。
目前,卫星化学正加快建设连云港石化项目二阶段,包括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73万吨/年环氧乙烷、60万吨/年苯乙烯,预计2022年中期试生产。
此外,为强化高分子新材料竞争力,补足丙烯缺口,卫星化学还加快推进平湖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预计2023年底建成。
卫星化学表示,未来两年,上述项目将进一步夯实公司产业链,开拓在新能源、新材料、功能化学品领域的新增长点。
研发人员数量增长165%
“2021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公司坚定科技创造未来,顺利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平湖基地PDH二期创全球同类装置满负荷最长周期运行纪录。”
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卫星化学董事长杨卫东在致辞里,将公司研发取得的成绩列在重要位置。
数据显示,2021年,卫星化学研发费用达10.91亿元,较2017年的3.03亿元,增长2.6倍。
卫星化学还在2021年顺利实现自主开发的丙烯酸及酯生产工艺转化。α-烯烃及POE项目完成中试设计,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值得一提的是,卫星化学2021年年末拥有技术研发团队813人,较2020年年末的307人,增长了164.82%。公司研发人员占比也从2020年的9.39%,提升至23.85%。
卫星化学表示,在卫星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公司计划引进院士2人,博士100人,完成卫星全球研发中心建设,构建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研发创新体系。
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021年,卫星化学从源头、过程、末端三个环节开展节能减碳攻关,成效显著。
其中,据卫星化学介绍,公司充分利用乙烯制环氧乙烷副产的二氧化碳废气,规划建设75万吨/年碳酸酯装置,并配套部分食品级二氧化碳,将副产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高价值利用。电池级碳酸酯是生产锂电池的核心材料,最终可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移动设备等领域。75万吨/年碳酸酯装置全部投产后,公司每年可回收利用近40万吨二氧化碳,符合“双碳”的绿色发展理念,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记者刘方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