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河南商报聚焦巴奴总部迁至北京一事,报道在全媒体平台引发热议:支持者认为企业当更进一步拥抱全国化,反对者认为企业无论发展多大,最美都是故乡情。
3月23日,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对!巴奴永远是河南的企业”,作为对网友热议的回应。对于巴奴北上,企业家、投融资人士、快消餐饮行业人士,如何看待?
余奕宏
未来食创始人
企业总部择址哪里,和这个城市定位有关
企业择址,是从战略高度上考虑的,去哪儿,应该和城市的定位有关。
比如说,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走向全球的时候,可能就会把总部设置在新加坡。因此,一个城市的级别、城市的功能等会影响企业类别的集聚。比如希望在融资上进一步提升,中国的上海、香港,国外的伦敦、新加坡等就成为企业考虑的对象。
我们今天看待某个企业,不能让它限定在某个属地,因为企业可能一开始就需要有全国化的或者全球化的视野,未来需要双总部或者多总部。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务实部分的诉求,比如供应链、人力成本等,还有务虚的部分,比如品牌、资本、高端人才等,对于后者的需要,会让它选择去北京或者上海。这是企业的战略,也是企业的野心。可以说,有野心的企业,最终都会走到这一步。
实际上,企业到北京、上海设立总部这种形式已经很多年了,只是餐饮业才刚刚开始。这恰恰说明河南的餐饮正在走向全国化、全球化的布局。
申华伟
资深餐饮观察人士
巴奴更多是从品牌战略或者运营管理角度做出的战略性选择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是要走向更为广阔的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的,以此获取资金、人才以及管理上的各种支持,大家要理性看待。都希望河南企业做大做强,如果不走出去,怎么做大做强?
杜中兵本人是一个很有情怀、重感情且真诚的人。就像他在朋友圈里说的,巴奴永远是河南的企业,我相信这不只是一句口号。因为巴奴永远是从老家河南起家的,“根”是永远不会因北上而改变的。
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作为农业大省,餐饮是河南的优势产业。其实,如姐弟俩等河南多家餐饮品牌在省外也较为知名,甚至,郑州一度被省外人誉为餐饮品牌之都,所以,河南一定要将优势发挥到底。
要想培养出更多的餐饮独角兽企业,首先,从政府角度来说,应该在政策给予更多倾斜和支持,让企业感受到支持和关怀;其次,继续提升和优化营商环境;同时,作为本土消费者,也应当爱护和支持本土餐饮品牌。
乔松涛
UU跑腿创始人兼董事长
城市人才大战中,河南当放宽要求吸引人才回流
巴奴为何去北京设置办公总部,其实道理很简单:有人+有钱。
那里有在郑州难觅的高端精英人才,这是促使其北上的核心因素。这几年,在河南人才吸引政策的推动下,高端人才在逐渐回流。可是郑州吸引人才的政策,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放宽标准,比如“职称评级”不应该作为人才归来的绊脚石。
想要吸引高级人才进入河南,其实企业需要比北上广企业付出更多的成本支出,比如更高的薪酬。在城市的抢人大战中,郑州可以直接抄作业,抄过来之后再加码,促进人才归来。
另外,从融资机会和成本来看,我们河南设置的投资类基金,可以多关注本土创新企业,还可以再往前做一些尝试,扶持初创型企业。企业已经长成大树了,再去给大树浇水,它们已经不需要了,可是小树是需要的。
谭野
餐饮投资人、资深餐饮观察人士
从餐饮品牌培育方面,河南可以和长沙做一下对标
巴奴办公总部北上,是其全国性品牌的必走之路,它是在挺进全国品牌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市场版图、对资本和人才的需求,将自己的组织结构、办公配置做了相应的调整,是正常的选择。
在河南,现在有蜜雪冰城、巴奴毛肚火锅、姐弟俩等这种布局全国门店较多的品牌,但大部分的河南本土餐饮企业,真正走出去的,并不多。
成为全国性品牌,对供应链、品牌运营能力、商业模型打造能力等都有要求,这些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会好一些。
从河南餐饮品牌培育方面来说,可以和长沙做一下对标。长沙被誉为中国网红消费品牌之都、网红城市,在当地,从政府层面、民间层面,都把新型消费企业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来看待。
我们还未形成有利于餐饮行业发展的创新生态圈,还不太擅长通过“食尚IP”打造城市形象,增加对全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吸引力。在这方面,河南其实很有优势,可以培育出更多走向全国的餐饮品牌。
王新磊
“餐饮新连锁”创始人、资深餐饮观察人士
需要思考城市的配套,能否跟上企业成长的步伐
服务型企业的外迁是趋势。因为随着企业长大,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人力资源、供应链、产业配套等,都刺激着它去寻找最具有优势的地方,降低自身成本,才能做大。
外迁是一种成长,这是一个优秀公司的表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巴奴已经从区域化品牌,成长为全国性品牌。巴奴挺进全国,走出去,也能让本土的人才通过学习进一步成长,巴奴本来的员工,也可以借助巴奴这个平台,走到一线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他们也会带回很多先进的理念。
实际上,东北的不少餐饮企业品牌,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喜家德等,搬迁到一线城市,并实现了店面的快速扩张。企业的成长不是闭门造车能实现的,它需要人才的培养、先进的人才理念。
需要思考,我们的城市配套能否跟上它们成长的步伐。企业在走向全国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好的资源配置,走出去,会获得更多资源,并反馈到企业的组织中和组织之外。(首席记者 杨桂芳 记者 郭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