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1元退市”公司忙护盘 监管紧盯“忽悠式”增持回购 世界观天下

来源:上海证券报时间:2023-06-05 08:12:54

注册制的实质是将选择权交给市场,伴随全面注册制改革向纵深迈进,资本市场的新陈代谢功能日益显现。从退市维度来看,市场化之手正在精准、有序出清价值丧失的“壳公司”。截至目前,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年内触及和锁定“面值退市”的股票已有十余只。

不少身处退市边缘的公司纷纷抛出回购、增持计划,以期把股价抬升至1元以上。但此类公司大多自身经营不善、业绩不佳,甚至多重风险压身,“临时抱佛脚”的动作也火速引来监管方关注,质疑其是否拥有履约能力、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等。


【资料图】

曾在证监系统工作多年的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江东表示,如果上市公司发布了增持、回购预案,但又没有实际履行,可能构成虚假承诺。投资者应当注意,接近面值退市的公司存在极高的投资风险,不要火中取栗。

ST家族密集护盘

“是否具有增持所需货币资金实力、资金来源?”“是否存在因其资金实力不足而无法完成增持计划的风险?”6月1日,深交所对ST中嘉的一纸关注函,戳到了多家濒临“1元退市”公司的“痛处”。

回溯来看,ST中嘉在5月29日晚公告称,鉴于公司股价近期大幅下跌,已严重偏离公司基本面,公司控股股东孝昌鹰溪谷投资中心(简称“鹰溪谷”)及其一致行动人北京博升优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博升优势”)拟增持公司股份。此次拟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

记者注意到,鹰溪谷持有ST中嘉2.0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18%;博升优势持有ST中嘉20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2%。而规定的增持价格不高于3元/股,远高于ST中嘉近期“1”开头的股价。

Choice数据显示,此次增持公告发出后,ST中嘉于5月31日开盘涨停。而5月25日至29日,ST中嘉已经连续三日跌停,在5月29日收报1.35元,逼近1元 “红线”。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公司因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而被退市,大量股价徘徊在1元左右的公司,出于“保壳”的目的,陆续发布增持或回购计划。如*ST海投5月31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海航资本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海航投资控股拟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2000万元,增持价格不低于0.95元/股。增持公告释出后,*ST海投于6月1日开盘涨停,此前公司收盘价已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1元。

ST世茂于5月30日晚公告,鉴于公司目前股票收盘价格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且连续20个交易日内股票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超过30%,控股股东峰盈国际或其一致行动人拟在3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1.30元/股。 ST世茂5月30日收盘价为1.01元。

监管方追问资金来源

整体来看,接近“1元退市”的公司,通常基本面已经严重恶化,其是否具备增持、回购能力成为监管方关注的焦点。

金科股份曾在5月22日晚公告称,鉴于公司股价近期大幅下跌,已严重偏离了公司基本面,控股股东金科控股基于对公司基本面和管理层的信心,计划以自有资金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1.5元/股。5月24日晚,金科股份再次公告称,18名董监高及核心骨干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500万元,且不超过1000万元。

而事实上,在增持计划抛出之前,金科股份实控人黄红云、金科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公司股份多次被强制平仓。在这一背景下,深交所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金科股份结合近期平仓情况说明公司的履约能力,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并结合减持、平仓等情况说明本次增持事项是否构成短线交易,所持股份后续如继续平仓,是否存在因构成短线交易等情形增持事项无法实施的风险。

监管方之所以如此关注增持、回购的履约能力,与不少公司的承诺落空有关。以*ST庞大为例,公司曾在4月25日公告,拟用不低于2.5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1.60元/股。由于*ST庞大此前已有过两次“忽悠式”回购的经历,上交所迅速下发问询函,要求*ST庞大结合公司过去两次未能按期完成股份增持和回购计划并被实施纪律处分的事实,说明本次回购股份的真实目的,是否存在故意利用回购计划炒作公司股价、误导投资者的动机等。

果不其然,随后*ST庞大的回复表明,此次回购仍是“空头支票”。公司表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加上大额应收款项未收回、破产重整到期债务等事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尚不具备实施回购的条件。目前,*ST庞大已经锁定“1元退市”,且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而被立案调查。

投资者需警惕投资风险

针对“1元退市”日益常态化,黄江东分析称,当前市场存在一种情况——部分公司股票价格已经低于1元,突然被硬生生拉高,其中存在操纵市场的可能。投资者应当保持谨慎,不能寄希望于“神秘力量”出手,要避免此类“博傻行为”。

实际上,ST公司用回购、增持来稳股价的目的,本身不一定能达到。以*ST新海为例,公司于5月4日晚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张亦斌、马玲芝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栗滔、苏州海竞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拟增持股份数量为2500万股至3000万股公司股份。

5月31日,*ST新海公告称,增持主体合计增持公司股份2662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94%,增持计划实施完成。但6月1日,*ST新海收报0.97元,收盘价已经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

股价表现不如意,*ST新海立刻推出了力度更大的增持计划。6月1日晚间,*ST新海再次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张亦斌、马玲芝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栗滔、苏州海竞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拟增持股份数量为6500万股至7000万股公司股份。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付立春认为,在“1元退市”边缘出手增持、回购,是公司为避免退市而采取的重要工具。只要符合相应规则规范地执行,上市公司有权利使用这些工具。但另一方面,即使上市公司通过这些手法,避免了一时的退市境遇,如果公司的基本面、市场表现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最终仍然难逃退市结果。

付立春表示,资本市场生态正朝着更法治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相关机制建设稳步推进,监管也更趋严格。而退市机制是注册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入口端的上市公司在持续增加,出口端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关键词: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