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吴忠市第一再生水厂循环利用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有序进行施工作业。
3月28日,在吴忠新宁河一出水口,清澈的水流从补水点管道中涌出,沿着河道一路奔流而下。
“管道里流出的是再生水,现在河里的景观用水用上了再生水,每天使用近2万立方米。”吴忠市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再生水项目负责人王凯说。
再生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或工业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可以在非饮用领域替代自来水、地表水的水源,有时也叫“中水”。再生水被称为“城市的第二水源”,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式。
吴忠市虽然依黄河而生,却是个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城市,降雨少且分布不均匀。怎么办?吴忠市将目光瞄准了再生水。
在吴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内布满咖啡色絮状漂浮物,经搅拌机的处理,缓慢涌动。“这就是用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经过缺氧、厌氧、耗氧等步骤,将含有碳、氮、磷等有机质‘吃’掉,这种颜色说明状态、活性很好”,王凯指着池子里的“糊糊”解释,污废水通过市政管道流入处理厂后,要经过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等步骤进行初步沉淀,然后才是生物降解,脱氮除磷。现在,厂里还引进了新工艺,增加微生物繁殖速度,提高处理效率,确保出厂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
如今,在这里每天源源不断地制造着数万吨的再生水,直供相关企业以及城市绿化灌溉、道路喷洒、校园冲厕,成为吴忠市新的水资源库。
目前,吴忠市区有再生水厂1座,位于第一污水处理厂北侧,年供水能力1400万立方米,出厂水质为一级A标准。
今年1月,经吴忠市发改委批复,吴忠市第一再生水厂循环利用工程开始建设,该工程主要新建10790米再生水管网,并在古城湾湿地西北侧新建补水泵站1座,配套建设阀门井、流量计井、潜污泵等设施。
3月28日,在工程施工现场,工人正在抓紧时间作业,确保项目建设如期顺利推进。目前,项目已完成敷设管网约7公里,送水泵池已完成基础浇筑,正在绑扎墙体钢筋,计划于4月底正式向清宁河补水。
以往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再生水都会流向古城湾湿地,再采用“滞留塘+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的组合工艺,对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最终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四类标准排入黄河。
待第一再生水厂循环利用工程建成后,将原本流入黄河的水储存在此,再通过两个管道,一部分输入第一污水处理厂,一部分用于清宁河生态景观补水。
2019年至2021年,吴忠市城区污水处理量分别为2949万吨、3050万吨和3092万吨,再生水回用量分别为155.8万吨、210万吨和621.5万吨,再生水回用率分别为5.28%、6.89%和20.4%。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回用率,我市先后实施了吴忠市热电厂中水管网工程、吴忠市再生水管道改造工程、金积核心区再生水管道工程,市区再生水回用率从2017年的不足3%提升至2021年的20.4%,用水量从100万立方米/天提高到621万立方米/天;市区使用再生水灌溉绿化面积从不足3000亩提高到超过10000亩。
“目前,我市再生水使用范围及用户已拓展到城市绿化用水、热电厂冷却用水、供热管网补水及生态水系补水。同时,拓展了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铁片区生态修复公园、第三中学、市人民医院、商业住宅小区等庭院绿化用水。”王凯说。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绿化浇灌的好时节。在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内的绿化带,每棵树的根部都有一根黑色的滴管用于灌溉,正是有了滴灌技术的运用,这些植被才得以生机勃勃。
“以前,我们学院600亩的绿化用水水费在60多万元。自2019年与城投公司签订再生水利用协议后,水费直接减少到了20多万元。”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总务处科长何学林说。
在市区朔方路,立在绿化带内的喷水器四周种有一些绿化花草,喷水器正在向四周呈发散状喷水,水花喷射范围很大,可以让花草“喝饱”水。
目前,吴忠市现有再生水管网88公里,其中,2021年实施世纪大道等13条道路再生水管网建设27.8公里,现有3000立方米、5000立方米清水池各一座,绿化供水泵房及新宁河生态补水泵房各一座。
在盐池县德胜墩蓄水坝入水口,一群群鲤鱼涌在这里想冲破激流,身后是库容150万立方米的德胜墩蓄水坝,水面水鸟嬉戏,扑腾着翅膀与春风共舞。岸边是正在铺设的跑道及蓄势争春的植被,离水库不远处,是一片连着一片的人工湿地,默默沉淀、净化着从上游而来的再生水。
近年来,该县聚焦生态用水短缺问题,依托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态治理项目,进一步释放再生水资源价值,有效解决城市灌溉用水短缺问题。
“由污水处理厂输送到再生水厂的污水,先经过网格絮凝沉淀池过滤,水出来之后流入净水池,然后通过加压处理、生态过滤和净化,最后输送到饮马湖进行生态补水。”宁夏水投盐池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分公司经理靳勇说,该县先后投资3亿多元,实施了城市污水处理、德胜墩调蓄水库、中水生态湿地修复以及中水再利用等工程,污水处理率达到96%以上,工业废水、城乡污水回收率达100%。
“把原来的污水变成了资源,就是我市再生水综合利用项目的初衷,对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守护绿水青山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王凯说。(记者 马一萍 邹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