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互相串门玩耍。
在自然里成长。
享受一份惬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什么叫“把日子过成诗”?在河滩村,居住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弃城市生活,租个农家小院,随时节种地,饭后互相串门,有好玩儿的地方一起去,有困难的时候大家一起帮……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充满诗意。
一亩地成了植物科普乐园
谷雨这天,开车沿贺兰山路一路向东,两岸大片的田地,看不到忙碌的农人,但能感受到一草一木正在静默之中悄然蓄积着力量。似乎只差一阵风,或是一场雨,就能激活这些自然之物。
田野有田野的节奏,农家小院也有自己的生机。如果无人打理,一亩地就是一亩地,但在一群有心人的耕种下,藏在河滩村的一亩地,简直就是一个植物科普乐园。53岁的刘新文盘点起地里种的蔬菜瓜果来不假思索。这里从翻地、播种、浇灌、看护,都是他和其他几个家庭的家长一起完成的。
“那边是果园,种着苹果树、枣树、梨树;这边种茄子、辣椒、西红柿,那片是香瓜、甜瓜、南瓜、西瓜,还有一些应季菜,像生菜、油菜、菠菜都会种,哦,那边还种了黏玉米和葱……今年我们还计划养几只下蛋鸡。”刘新文走进园子,查看地里的情况,介绍着新的规划。
“前几天我把在田里翻地、覆膜的视频发到朋友圈,结果好多人都说想来体验一下。”刘新文笑着说,自己前年8月把城里的房子租出去,搬到村上来住,当时也是羡慕能过这样田园的生活。“你瞧,孩子们可以在这爬树,我们这园子里,还养着三只猫和一只狗……”说起园子的生活,刘新文充满热情。
虽然很累,却是真正的“轻松”
可能对于很多羡慕田园生活的人来说,能这样过日子是件无比轻松的事。但其实,哪怕是打理一亩地,都需要花费很多心思。
从村上养羊的农户家拉一些羊粪备上;几个人协助先把田里的地翻好;再用大半天的时间把地浇好,用的水是从自己打的井里取的;之后,需要一行行垄出田埂来,一亩地要垄十几道田埂;最近已经在田埂里新播种了梅豆和黏玉米,播种好,还需要覆膜。等过个七八天,需要在膜上掏出洞来,等芽冒出来。“这还没完,再过两个多星期,就要给之前种的西红柿支架子,随着它的生长,还要不断地往上绑苗。”刘新文说,只要和地里有关的活儿,都不能偷懒,有时候过了播种的日子,会影响作物一年的收成。
但这些辛苦,却让和刘新文一起种地的家庭乐享其中。自己种,边种边给孩子讲田里的知识,再买上铁锹、耙子、锄头和小铲子等等,让更多一起住在村上的家庭都可以带着孩子来做农耕实践。“这是特别有成就感的事,尤其是在丰收的时候,看着小芽慢慢长出成熟的果实,真的会很激动。”
对于刘新文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轻松”,这和在城市里忙碌一天后的吃吃喝喝不一样,是那份投入和专注带来的完全的放松,“你可以沉浸地做好一件事,而且是和自然有链接的,这种感受很神奇。”刘新文说。
身体自由了,思想才会自由
如今,和刘新文一起住在村里的“城里人”有50多户,大家离开了城市,在村子里安家,实现了时节耕种、随时串门、一起过节的田园式生活。
这样的日子,孩子们最喜欢。在城里,孩子们回到家就进到楼房里了,但现在,孩子们写完作业就去串门了。还有的会去田野里爬麦垛,在小土坡上“打仗”,等秋收时,还能在麦草间捉迷藏,也可以在天冷之后滚稻草团……这样的日子,在刘新文看来,就是解放了孩子的天性,在天地自然间真正展现童真的一面。
同样放肆的,还有成年人。有时候,刘新文也会组织村上的家庭一起出游。“比如我们去月牙湖沙漠扎营,有的打滚、有的挖沙子、有的扬沙子……大人和孩子都玩得很开心,完全没有什么拘束。”刘新文说,每个人都是追求自由的,但长期在城市里生活,几乎让人成了“两面人”,真实的自己被压抑了,“所以只有身体自由了,思想才会自由。”
认真过日子,才是最好的诗意
让刘新文感动的是,村里的生活不但有趣,还很温暖。
比如有一次,村上一孩子的妈妈开车出了事故,群里一说,就有很多“村友”不约而同去家里帮忙;谁要是车半路抛锚了,马上就有家长开车去帮忙;有时候谁家有事照顾不上孩子,就由村上的全职爸妈帮忙照看;也有的“达人爸妈”,会利用周末组织村上的孩子一起打球。
每一个受到帮助的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做一桌好饭、送一只羊腿,或是提供更多的帮助,总之,每个人都是温暖的、付出的,“你会很踏实,因为你知道,如果需要帮助,有很多人会站出来。”刘新文想了想感慨地说,“住在村里,看着日出日落,忙于田间地头,照顾好孩子家庭,这让我很满足。其实,生活中那么多无常,不如好好享受生活,把每一天都过好。该工作就认真工作,该陪伴孩子就好好陪伴,该放松就真的放松……这就是最美好的,诗意的生活。”(记者 王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