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深圳市民去消费,政府帮忙来打折。
节前,深圳推出了一项惠民惠企的重要举措——通过美团、京东平台向深圳消费者陆续发放5亿元消费券。此举既是为了鼓励市民留深过节,也是为了持续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商家也利用政策推出了大促。4月30日,深圳市商务局发布《深圳市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申请工作指引》,真金白银鼓励消费者购买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
事实证明,这些举措非常奏效。“五一”期间,深圳不少商场都热闹起来,有的相比去年同期客流近乎翻倍,不少市民也趁着这波福利选购家电。据媒体报道,有些消费者虽然没有抢到抵用餐饮的消费券,但也一样出来吃饭消费了。
如果说深圳助企纾困30条是洒向企业的“及时雨”,那么消费券同样是洒向消费市场的“及时雨”。
除了刚需,很多消费其实需要有契机促成、有氛围影响。可买可不买的,或许就因消费券而产生了交易。消费拉动生产,生产促成就业,就业带来收入,收入推动消费……一个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就此形成,经济运行也就能更快走上正轨。因此,深圳发放的是消费券,也是为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据报道,5亿元消费券包括:4亿元购物消费券;6000万元餐饮消费券;1000万元旅游体育消费券;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惠及了众多受到疫情影响的直接消费型商业。消费券的补贴力度也很大,平均水准在50%左右。简单推算,仅仅是通过使用这些消费券,至少能带来超过10亿元消费额甚至更多。
促进消费不仅要满足当下消费,也要引导和创造出新型消费。因此,消费券也可以有更多作为。比如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深圳兴起“微旅游”,露营产品由此火爆。目前来看,深圳消费券主要适用于耐用消费品、餐饮等传统消费,如果能在新型消费上也更多发力,就能创造更多消费。
消费券还可以用于促进深圳城市新定位的打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深圳打造成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如果能加大旅游体育消费券的投放,必定能更快提升打造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速度。
消费券就像阿基米德所说的“神奇支点”,用好它,就能撬动更大价值,深圳应当从中总结出更多有益的经验。(首席评论员 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