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展示学员的手工扎染作品。记者 吴璇 摄
为帮扶更多困难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人生价值,从5月9日起,银川市残联专门为10名轻度智力残疾人举办为期10天的非遗传承项目手工扎染技艺培训,聘请了具有娴熟技艺的残疾人创业带头人担任授课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学员掌握扎染工艺与技法。
“这次我们主要教这些残疾人朋友一些基础的扎染技艺,这些技艺都非常简单,非常适合轻度智力残疾人。”创业带头人——手工扎染非遗传人鱼颖告诉记者,大约一周左右,这些残疾人朋友就能掌握最基本的扎染技术,再花两三天学习一些创意设计,就算是初步出师了。
“扎染被称为有指纹的艺术,每个人染出来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鱼颖一边说,一边拿出学员的习作一一介绍:“同样是四角星,有的学员在中间扎出月亮,有的改变了星星的弧度,每件作品都别具特色。”记者看到,这些残疾人朋友用废旧的枕套、布料等扎染出一块块布,老师又用这些布做成了骆驼、小鹿等玩偶,由残疾人朋友在里面填上棉花。
“这次我们扎染所用的染料,全部都是纯天然的植物染料,黄色是槐树上的花苞,蓝色是用板蓝根的叶子,红色则是用苏木调和,再以此为基础调成其他各种颜色,就能染出各种好看的花样了。”鱼颖说。
“下一步,我们打算利用助残日等时间节点,联系企业搭建义卖平台,把学员做的作品拿出去进行义卖,在市场上试试水,如果能够被认可,就可以尝试联系一些订单。”银川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科员陶洁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银川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计划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6期,设计软陶、葫芦烙画、绳编、盲人按摩、手工扎染等多个项目,共计将培训残疾人100人。
“通过这些技能培训,我们希望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学员能够掌握一门技艺,激发出学技艺创造价值的热情,帮扶他们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让他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银川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胡建军说。(记者 吴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