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本。
旧时光。
走进宁夏湿地博物馆大厅,脚下的宁夏湿地分布图,直观展示了宁夏的湿地分布情况。“大家看,这就是流经宁夏境内的黄河,从西到东蜿蜒而过397公里,造就了在西北黄土和荒漠之间,出现的这个偌大的绿洲,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宁夏平原。”6月10日下午,有团体预约参观,宁夏湿地博物馆工作人员杨丽婷讲解时说。
多元神奇的宁夏湿地
“进入湿地博物馆后,游客最先了解到的,就是宁夏平原基本的地理情况,可以看到,宁夏疆域轮廓总体呈十字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河谷一应俱全。多样的地形造就了复杂的生态,草原、荒漠、湿地聚首一处,糅合了天地山川的多元与神奇。”杨丽婷说。
在她的引导下,游客从大厅出发,近距离感受全域近20.72万公顷的湿地资源所赋予宁夏的意外和惊艳——北部平原,沃野千里,阡陌之间,稻香四溢;南部山区,沟谷纵横,湖水之畔,芦花旖旎。远看,贺兰如黛;近处,大河龙盘、湖水相连。杨丽婷介绍说,如果想看到宁夏湿地的四季美景,只要来湿地博物馆,就可以一览无余。
“宁夏湿地在哪里?其实从一张中国沙漠戈壁分布图中清晰可见。”杨丽婷说,在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环状包围之中,有那么一片绿色格外醒目,那就是文人墨客笔下“汉渠春涨”“连湖渔歌”的宁夏湿地。
黄河成就的美丽平原
多彩绿洲,是湿地博物馆的第一展区。在这里,通过一个沙盘投影,可以感受到宁夏湿地不同历史阶段的状态。
一二百万年前,宁夏平原是一个由断陷盆地造成的浩瀚大湖,封闭型的湖盆周边,堆积了砂砾石。以后直到黄河原始河道形成,变为外流盆地,才出现了以河湖相为主的沉积。黄河在盆地内来回摆动,泥沙不断淤积,湖沼面积缩小,逐渐形成冲积平原。
走在湿地博物馆内,结合模型、沙盘和一张张生动的照片,杨丽婷介绍说,黄河自中卫流入宁夏,铺开偌大的冲积平原——宁夏平原,它由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两部分组成,占宁夏面积的42.6%。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水体交互连通程度较高,使宁夏北部形成了发达的湿地网络体系。
“宁夏的湿地类型丰富,集中分布了4个湿地类型,按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是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可以说,黄河的迁移、改道和演化,对宁夏平原湿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银川市湿地办主任王筱平介绍说,黄河补给着两岸湖沼,“如果没有母亲河,我们的湖泊湿地也将不复存在。”
游客逗留最久的展区
湿地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物环境。
在宁夏湿地博物馆里,最吸引人的,正是反映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展区,这里所有的生物标本,都有详细的信息和背景介绍,马鹿、岩羊、旱獭、蒙古兔、狼、貉等兽类,银豹蛱蝶、娜环蛱蝶、重环蛱蝶、大艳眼蝶、金凤蝶等蝶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主的鱼类,以及在宁夏湿地生活栖息的国家I级保护鸟类金雕、白尾海雕、黑鹳等珍稀鸟类标本……这些生动的标本让整个展区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丰美的水草,引得无数飞鸟在上空盘旋,鸳鸯、秋沙鸭等相聚一堂,戏水嬉闹;苍鹭、白鹭在芦苇荡中筑巢,有的在芦苇地攀缘跳跃,有的振翅飞行,有的在空中高飞又猛扎回来,继续与同伴们歌唱……
“每次,游客们在这个展区逗留的时间最长。”杨丽婷说。
宁夏的“生命线”
沿着参观路线继续前行,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了博物馆内的“大地情怀”展区,这里利用幻影成像、微缩景观等功能,展示了前秦时期原始生态面貌及汉、唐、清三次大规模开发所形成的人工绿洲中湿地与人类关系的演化。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宁夏湿地湖沼群的存在,以及伴随着繁茂林草和多种动物的生长,曾为人类活动——狩猎、畜牧与渔猎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王筱平说,在当时,湖沼洼地区是良好的畜牧和渔猎场所,而如今,每一处的湖泊串联起银川的润泽和美好,银川也因湿地而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近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59%的耕地用得是黄河水,77.7%的人吃的是黄河水,母亲河就是咱们宁夏的‘生命线’。”王筱平说。
(相关资料图)
小档案
宁夏湿地博物馆是集研究、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二层,设多彩绿洲、塞上明珠、大地情怀、湖城银川等6个主题展厅,集中展现美丽而多彩的宁夏湿地生态景观,介绍宁夏湿地分布、动植物资源、人类与湿地关系、自治区和银川市生态建设成就。(记者 王敏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