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的保险服务“窗口”正在多地铺开。8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继6月全国首家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在廊坊设立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打造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吹响新市民保险服务的“集结号”。
7月,平安产险在山西太原高新区设立了山西省首家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8月11日,人保财险衡水市分公司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揭牌,是衡水市首家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8月19日,镇江新市民金融保险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这也是江苏省首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量外来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进入城市,成为“新市民”。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3亿新市民,这一庞大体量的群体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有着多元化的需求,亟待相关保险服务来解决工作、生活中面临的保障问题。
那么,以“保险”“服务”为招牌的保险服务中心有哪些特色服务?以人保财险衡水市分公司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为例,通过设置新市民服务窗口,配备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服务专员,提升基础保险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可为新市民提供“一揽子”“一站式”高质量保险服务。还通过响应新市民保险需求,推出了“代驾保”“家长无忧”等10余种保险产品。
“保险的服务,主要是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产品,另一个是售后服务。”对于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成立的积极意义,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表示,这一举措利好于新市民,一方面让新市民有专属的窗口进行咨询,让新市民了解一些保险知识,增强保险意识、风险意识,并且在类似的窗口或服务柜台就可以解决新市民的一些基本保险需求。从险企角度而言,也可以让险企获得一些客户。
为聚焦新市民保险服务需求,各地正在力促打造新市民服务中心,旨在通过多样方式,搭建保险与新市民之间的桥梁。今年6月,福建银保监局指出,将持续督促和引导保险机构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打造新市民服务中心、新市民服务专区、新市民专属团队、新市民服务专岗、新市民专项政策、新市民专属产品。
在徐昱琛看来,新市民服务中心可以解决一些初步的问题,对于个性、复杂的需求,可能在网点中解决起来会有一点难度。因此,徐昱琛认为,好的保险产品和好的保险服务进行有效供给很重要。“险企除了开设便民窗口之外,还可以‘多措并举’提供有温度的保险服务,比如可以利用更多的线上、线下网络媒介,与线下网点服务形成协同效应。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可以以产品为载体,比如推广百万医疗险、当地的惠民保等,同时也要有更多、更具体的服务落地。”
保险业如何服务新市民?顶层设计频频立起风向标。为解决新市民群体工伤保障不足的痛点,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今年3月联合下发《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其中提出行业要开展保险产品创新,扩大保险保障覆盖面。除了“保险便民窗口”不断落地外,当前,各家保险公司正不断推出新市民专属保险产品,“对症下药”解决新市民需求。
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来到城市打拼,在为大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强度工作,一旦发生意外,很难一个人担起全部。同时,由于缺少固定劳动关系,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
众安保险联合蚂蚁保最新上线了“灵活工作保”,为餐饮服务、市场传媒、教育培训、IT互联网等多种行业的灵活就业人群设计了专属的意外保险产品,对被保人不幸意外伤残或身故给予赔偿以及意外造成的门诊住院等医疗费用给予报销。
泰康在线专为新市民群体打造的“新市民雇主责任险”产品,可提供包括身故伤残、意外医疗、误工费、营养费、第三者责任等保障,全方位破解新市民群体工伤保障难题。(记者陈婷婷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