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丁海宾正在制作特色将军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餐饮界摸爬滚打21年,从学徒一路奋斗成为吴忠市金牌厨师,丁海宾始终相信:菜品如人品,做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尝尽酸甜苦辣的“寻味之旅”中,他也“烹”出了自己的美味人生。
焯水、改刀、裹粉、油炸、调汁、摆盘……4月4日,在宁夏明天实业吴忠民族美食广场餐饮有限公司的厨房,锅铲碰撞的声响里,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硬菜”粉墨登场。厨师丁海宾行云流水的动作,在厨房的方寸之间,令人赏心悦目。
2002年,16岁的丁海宾从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只身进城打工,在饭店打杂、学厨艺,配菜、倒泔水桶……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因为喜欢,当学徒的时候再苦也不觉得累。”丁海宾如是说。
丁海宾烹调的蟹黄豆腐。
勤奋、能吃苦的孩子总是格外讨师傅喜欢,师傅每次做菜的时候,总是让丁海宾打下手,他也没辜负师傅的期望。在如饥似渴的学习中,丁海宾成长很快,2005年就开始独当一面。有着远大抱负的他,并没有止步主厨,自2005年开始,他先后辗转北京、广州、河北等地的多家餐厅学习新技术。
2009年年底,已经在北京一家大餐厅占有一席之位的丁海宾,想到远在宁夏的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将自己拉扯大,自己有能力了却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道。他决定放弃在北京的高薪职位,回到吴忠,回到母亲身边。同年,他进入吴忠市民族饭庄任职,在提升技术的过程中,他也不断挑战高难度,基本功练得格外扎实。
丁海宾烹调的霸王焗牛脸。
如今,丁海宾从当初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泡好茶等师傅上班的小学徒,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厨师长。丁海宾也有了自己的心得——那就是熟能生巧,多练多思多尝多看。秉着这样的工作态度,在2013年第七届联合利华杯大赛时,他制作的手撕羊棒骨一出场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最终被评为中国名菜。他制作的菜系先后获得西北陕甘宁烹饪大赛金奖、联合利华杯大赛银奖等奖项。
“这么多年,我积极参加各种赛事,志不在拿奖,而是希望可以借机和同行多交流,长见识,汲取好的经验做法。”谈及不断参与比赛,丁海宾说。对于即将召开的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丁海宾说:“我们最近一直在研究新菜品,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外地游客品尝到我们吴忠地道的美食,让吴忠的美食走出宁夏,走向全国。”(记者 冯荣 张丽坤)
丁海宾烹调的虾酱奶白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