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穆宁爱和vodka
今天,证监会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补偿消费者利益。
回望2018年正式开启互助计划的相互宝,3年时间就成为了网络互助里的毫无疑问“老大”,参与人数高峰时甚至超过了一亿人。
(资料图片)
每年总分摊金额不到两百块,期间累计救助了179127位成员度过家庭难关。
但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百度、美团、轻松等竞争对手相继关停后,相互宝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互助平台,也于今年关停。
水滴互助,相互宝等产品做的业务其实不难理解,类似于一种众筹机制下的“公共保险”。
由于参与人数多和平台精算机制,每个人只需要每年几百元,就可以享受 30 万元以上的重疾险保障。
相比于传统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产品金额少则几千多也上万,这样的价格确实为大众带来了不小的实惠。
所以一开始,用户对相互宝的拥簇还是比较热烈的,甚至称其为做“做慈善”。
如果有用户在参与投保过程中不幸得病,也确实会得到平台的赔付,信誉上有一定保障。
但随着业务的逐渐扩大和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多,平台的监管和对用户的服务引导上,在一定程度出了不小的问题。
举几个例子,比如有的用户反馈在使用相互宝的过程中,扣费没有任何通知,只有进入相互宝界面才会查询到。
辛辛苦苦交了几年钱,自己的保险申请没有通过平台审核不予赔付。刚刚进入的新人却通过了赔付,拿到了保险金。
还有,这种网络互助平台由于吸纳了大量民间资本用于做保险服务,产生的这个巨大资金池如何进行监管,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且不说相互宝一直没有相关保险牌照,更何况这样的业务本身就难以用保险去界定,法规和监管都是空白。
而且属于如何对上亿用户的隐私信息做保护,如何保障不存在恶意骗保,如何保障不通过其他金融手段置换资金池中的资本用于其他用途,每一件事拿出来都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去做的事情。
最后,就是来自舆论的压力。传统的商业保险的运营要以赢利为目地,并且要获得大限度的盈利,以保障被保险人享有较大程度上的经济发展保障。
所以,被保险人为了获得更高保额的保险服务,就要按期支付保障自身利益的保险费。说白了,保险费是交给自己的,和别人没关系。
但是相互宝的逻辑是,每个人都去为自己和别人支付一定的保费(相互的含义),这样保费就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一旦有人出险也有足够的保险金保障他的赔付。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就是一件挑战人性的事情了。如果你一直在按期支付,维护着这份契约精神。
但积年累月的付出自身看不到回报,其他陌生人却可以靠大家的善心拿到赔付款去看病,心里确实需要过一道坎。
所以,最后你会发现,这类互助业务的终点几乎就是“关停”。
背后的原因太复杂,涉及监管,涉及数据隐私,涉及资质,涉及管理费合规,涉及商业竞争(与传统商业保险公司),涉及人性……
相互宝的事件也许暂时告一段落。但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之前参与做过的一个“共享停车”项目。
这个项目很简单,由于很多人在自家住宅里有私家车位,但是白天上班车位闲置,浪费了一定的停车资源。
通过一套数据平台,可以让车主将自家的闲置停车位发布到平台上,并进行标价。白天有停车需求的人可以进入平台下单,在约定的时间内停车,缴纳停车费。
当时做出这个策划案,我兴奋的睡不着,简直太牛逼了!以后在北京再也不会有人停不到车了,我为国家做贡献了!
但是后面经过团队的仔细考量和评估,也进行了一定的走访调研,自己对做过类似项目的公司进行访谈,我发现我错了。
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难保证车主和停车的人有绝对的履约能力。
车主有可能会在发布闲置车位时间后反悔,回到自家车位后强行驱赶走在此停车的车主,甚至不愿意返还停车费。
停车的人可能会在车主的闲置车位停车时不遵守规定时间,即使超时也不驶离,甚至不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至于其他如数据隐私,计费规范等等问题,就更无法讨论了。
本质的问题是,我们没办法对供需双方履行义务这件事做任何约束,他们与我们与平台没有任何的劳务归属。
更何况,这个服务的本身就完全出自于“互助”。
就像一辆车随意停在马路边,属于违章,妨碍交通。
如果停在了别人的车位里,不违章不妨碍交通,但是损害了车位所有人的权益。
但是如果在这个随意停车的地方画个框,你交了停车费就可以停,就合理合法。
所以,很多时候社会问题无法解决,背后的原因往往相当复杂。
是否符合社会运行、发展的规律?是否影响社会成员的利益和生活?是否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道德体系?
没法用一句话来解释,也不能说太多了。就用阿德勒的这句话做结尾吧:
世界很单纯,人生也一样。不是世界复杂,而是我们把世界变复杂了。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阿德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