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是一个城市的商业聚集地,也是消费市场的透视窗。近日,在2022北京消费季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商圈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打造国际化、品质化、便利化商圈。同时,北京鼓励在西单、王府井、CBD等市级重点商圈延长经营时间,举办主题促消费活动。商场、商圈联动改造的意义在于商圈与商场定位的匹配、主题与改造节奏的匹配、规划与内容以及业态的匹配,从而促进商圈与商场的共生共荣与共同发展。
鼓励商圈延长经营时间
在2022北京消费季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于文介绍,北京鼓励属地政府、街道和产权单位因地制宜创新街区治理模式,建立多方共建机制,推广“多方共管、行业自治”的望京小街管理模式,理清职责边界,发挥街区商户行业自治的能动性。
若干措施中,“鼓励商圈发展夜间经济”一项尤为亮眼。例如北京鼓励在西单、王府井、CBD等市级重点商圈,周末、节假日、重大赛事等时机,延长经营时间,举办主题促消费活动。同时,各属地政府为商圈培育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交通、城管、治安等综合执法、服务保障,助力打造地标性商圈。
新业态、首店等也将成为商圈升级中的一个加分项。于文指出,在北京消费季期间,北京将充分发挥商业流通发展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互联网+流通”创新示范项目,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智能消费体验中心或体验店等新模式新业态,推进科技赋能数字化商圈。同时,北京鼓励商圈开设首店、开展首发活动,对符合条件的首店和首发活动,按照现行首店政策给予支持,支持商圈引入优质市场主体。
不仅如此,北京市商务局还发布了鼓励企业创新开展“2022北京消费季”促消费活动的支持政策。另外,北京市对电商企业也将给予资金支持。在支持标准上,北京市商务局对于全年社零总额增速和网上零售额增速均不低于全市社零总额增速的批发零售企业,以企业网上零售额全年累计增量对全市网上零售额的贡献率作为衡量指标,对全年网络零售贡献率达0.5%及以上的企业给予支持,单家企业最高支持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
夜经济成新风口
事实上,现阶段,各地纷纷出台了夜经济的向好政策,鼓励发展夜经济提升消费,加之线上线下夜间消费需求攀升,内容逐渐丰富,夜间经济成为新的风口。
此前,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北京市商圈活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CBD、三里屯、望京商圈夜经济活跃。夜间消费模式从以往单一的餐饮消费,正逐步进阶到多元化的版本,如文化艺术、体育健身、阅读学习等。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另外,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庆期间,三里屯商圈夜间商品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1.2%,成促进消费增长重要抓手。此外,海底捞、和府捞面等品牌餐饮也纷纷尝试新模式进入夜间经济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激烈的存量竞争中,利用夜经济的时间和场景优势争夺消费者注意力,已经成为商圈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夜经济消费内容呈现上,商业体、商圈等也在通过夜间亮化、美陈打造、活动营销策划等形式实践夜间经济。
例如大悦城控股北京大区商业条线副总经理吴瞳介绍,祥云小镇将在“十一”假期推出深夜食街4.0活动,西单大悦城推出夜经济体验周,聚焦夜场餐饮。
今年春节期间,夜间经济发挥了明显的促消费作用。春节假期,各地夜间消费业态推陈出新。据央视财经报道数据,春节期间,全国夜间消费额实现3790.87亿元,同比增长27.06%,在整体消费额占比33.71%,较去年同期提升2.25个百分点,夜间经济发展动能显现。分业态看,以夜娱、夜宵、夜游、夜购为代表的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分别同比增长19.99%、28.91%、15.87%、28.76%。
新消费赛道依然向好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孟立联认为,商圈建设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不同定位的国际商圈予以支撑,所以商圈改造需要把消费内容场景化。
对于实体商业消费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商务部市场运行专家、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会长王永平认为,新消费发展正步入回调周期。近年来,随着“Z世代”晋升为新消费主流人群,带动和激发了新品牌的迭代与创新,新消费品牌层出不穷,资本激进注资新消费赛道。但是,由于受宏观经济下行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消费市场后期表现与期待存在较大落差。一批曾经备受追捧的网红新消费品牌相继陷入困境,新消费投资由此进入理性回调周期。但是,从长期来看新消费赛道基本面依然向好。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说,北京目前已经进入多商圈化时代,一些原来的市级商圈和区域化商圈有沦为社区化商圈的压力。对于便利化商圈发展,立足于周边居民的需求,需要贴合年轻消费者消费、社交及其他生活需求,尤其是一些体验性较强的高频需求性业态更是便民商业的优势与根基所在,把握好这个基本点才能更好地做社区居民的生意。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