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陪诊师如何为老年人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商报网时间:2022-04-07 15:36:33

“如果把孤独分成十级,那么第十级也就意味着是最孤独的,就是一个人去做手术。”这个说法多少折射出只身一人去医院看病的尴尬。如今,逐渐走入公众视野的陪诊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这种尴尬,他们可以为患者排队挂号、交费拿药、陪伴看病……

以前的陪伴人员通常是病人的亲戚朋友,现在以陪诊为职业的专业人员逐渐增多。据悉,目前,陪诊师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既有自由职业者,也有看护机构的员工。

陪诊师作为新兴职业的一种,其服务规范如何?在行业管理上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规划?

现状:

陪诊服务需求旺

年来,一些地方提供专业陪诊服务的陪诊师越来越多。兼职做陪诊师的刘源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自己机缘巧合才接触了这一行业,“朋友忙不过来托我带老人去医院看病,我跑上跑下忙活了半天,又是取片子又是送化验单的,老人回去跟我朋友说多亏有我陪着。”

如今,医疗技术越来越好,医院科室分类更加专业化,而且不少医院还推出了预约挂号等服务,但去医院看病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大医院挂号缴费、抽血、B超等各类检查、领报告、取药分处各楼层,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经常面临“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困境,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增加了不必要的就医支出。

另外,不少医院预约挂号、取号缴费、查看报告都需要使用智能手机,这对一些连健康码都不知道怎么出示的老年人来说,很不方便。而老人的子女往往面临现实压力,如果有一个尽心尽力的陪诊人员帮他们分担这个问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其实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去医院同样也面临陪诊的需求。刘源表示,自己接触过的年轻客户不多,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个是体检的时候发现身体出现问题了,但是家里人又不在身边,去医院的时候心理压力很大,需要有人陪着。“我感觉我就像是一种安慰剂,我在他身边他就能踏实一些。”刘源表示,年轻人一般会在意陪诊师有没有医学背景、对医院的就诊流程熟不熟悉。

“我特别能理解他们,来医院的人身体都不舒服,如果我能更专业一些,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他们的心情也能更好。我现在脑子里有好几家大医院的地图,去哪里挂号、做检查、取药都门清儿。我现在虽然还是兼职的陪诊师,但是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帮助别人,可谓利人利己。”刘源说。

前景:

或解决就医痛点

目前,陪诊服务越来越成为低频刚需产品。从现实情况来看,职业陪诊确实对应着不容忽视的社会痛点。陪诊师这项新职业的出现与发展,蕴含着发展新机遇。在陪诊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人的孤独及社会老龄化需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由此带动陪诊师等新职业涌现出来,为老年人群体安享晚年保驾护航。“现在有些医院很大,科室又分得很细,第一次去感觉像迷宫一样,有个熟悉医院的人可以少跑很多冤枉路。”孙女士说,前不久她陪父亲去医院看病,由于不熟悉流程,折腾了很久才办好,“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人能提供陪诊服务就好了,尤其是对老年人、残疾人这样有特殊需求的群体,陪诊服务还是很有必要的。”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3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5亿人次(不包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数据),同比增长40.8%。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现阶段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

陪诊师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形态,它顺应了公众的新期待。

隐忧:

陪诊还需规范化

但是,对于陪诊师,也有一些人持审慎态度。“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陪诊过程中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医疗服务涉及个人隐私,怎么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收费标准由谁来定?”在不少人看来,陪诊师确实能解决部分患者的就医痛点,但还是希望能有正规机构管理,形成专业、规范的行业准则,让人放心购买陪诊服务。

刘源对记者表示,自己现在做兼职陪诊主要还是靠口碑,能否进一步扩大客源是他从兼职向全职转变的关键。“我也尝试过在陪诊的过程中向周边有需求的病人推荐自己,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好多人没听说过这个职业,觉得我是个骗子。”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各大台上的陪诊师水也参差不齐,甚至过去的号贩子、医托等也可能换上陪诊师的马甲,利用自身优势获取不当利益。因此,就目前而言,这个市场中的不确定,乃至风险也不可忽视。

目前,我国还未将“陪诊师”纳入职业目录,整个行业也缺乏制度规范和准入标准。实际上,陪诊服务行业已因规范缺失出现了“成长的烦恼”:一方面,收费标准缺乏定价依据,逐渐让陪诊走向了价高而服务不尽如人意的野蛮生长境地;另一方面,消费者陪诊师双方权利义务约定不明,容易造成陪诊服务纠纷多发的情况。而且由于缺乏各方认同的行业标准,一旦双方出现纠纷,即使诉诸法律,也很难从实质上化解矛盾。也正因此,一些消费者对是否选择陪诊服务持谨慎态度,而这样的消费心态也不利于陪诊服务行业的长远发展。

对此,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查陪诊从业者的资质,明确、细化该职业目录和分类,完善行业规范与办法,多措并举、加强引导,推动陪诊师规范化发展,更好发挥其社会价值。

业内人士表示,期待在市场发展和政策引导“两只手”的推动下,陪诊服务能够迈入规范发展轨道,并不断“进化”,尽快实现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的良好局面,让优质陪诊服务真正尽己所长,发挥陪诊从业者的社会价值,成为化解“看病难”“就医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力量。(记者 蔡佳文)

声音

职业陪诊师只是不断涌现的众多新职业之一,针对人们看病求医的痛点,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体力和时间,在提供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新兴职业,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人在求职就业方面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大胆的创新创业精神及积极服务社会就业创业的意识,这与传统的职业观是不同的。——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张丽宾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新兴职业 行业管理 自由职业者 职业陪诊师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